各種原因引起的晶體的混濁,統稱為白內障,其主要癥狀為視物模糊。有怕光、看物體顏色較暗或呈黃紅色,甚至復視(雙影)及看物體變形等現象。
在接受白內障手術的老人中,有極個別老人由于個人體質以及生活習慣原因,在接受了白內障手術后依然視力模糊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
1、后發性白內障引起的。有些老年病人術后視力很好,過了幾個月或幾年后,視力又下降了,他們誤認為又長出白內障了。實際上,手術后白內障是不可能再長出來的。但有一種情況,醫學上稱為后發性白內障(簡稱后發障),可使病人術后視力下降。這個問題處理起來也很簡單,醫生可用激光將后囊膜打一個小洞,僅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,眼睛馬上就會復明。
2、眼睛本身的病變。我們常把人的眼睛比著一部照相機,晶狀體就像照相機的鏡頭,眼底的視網膜相當于膠片。白內障手術僅僅是更換照相機的鏡頭,而圖像的好壞還依賴于膠片即眼底的好壞。因此,在白內障手術前的檢查很重要。如果有比較嚴重的眼底疾病、角膜疾病等眼部疾病,白內障手術的視力也會比較差。
要想檢查自己的眼底是否有無疾病,可以通過歐堡免散瞳超廣角激光掃描檢眼鏡(OPTOS)來判斷。蘭州普瑞眼科歐堡免散瞳超廣角激光掃描檢眼鏡(OPTOS)檢查時,病人只需要眼部貼住檢查視鏡兩三秒,實現免散瞳、沒有創傷、超廣角的200°眼底照相,圖像獲取清晰迅速、視角廣,極大地方便了患者,減少了漏診和誤診率。
3、如白內障手術后由于切口的影響,角膜(黑眼珠)的彎曲度會發生一些變化,術后往往會有一定程度的散光,從而影響視力,此時可在術后3個月傷口恢復后進行驗光配鏡。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情況,即術后2個月左右視力會下降并伴視物變形,醫學上稱為黃斑囊樣水腫,這是一種白內障手術后的輕度并發癥,一般6個月左右會自行消退,不需。
4、其他原因還包括,老視或近視的原因引起的。人的晶狀體有自動調節功能,使我們既可以看遠物,也可以看近物。而白內障術后的人工晶狀體度數固定,看遠物或看近物不能兼顧,要么能看近不能看遠,要么能看遠不能看近。因此,想需要高質量視覺效果的老人,可以選擇看近(看書、下棋),看中(看電視、釣魚),看遠(放風箏、看風景)的三焦點人工晶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