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步入寒假假期,就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。說是自己帶著孩子到小區附近商業街上的眼鏡店配近視眼鏡,可是近視度數沒有控制住不說,反而又上漲了不少。眼科醫生剛剛說:做一個醫學驗光檢查。家長立刻反駁道:在眼鏡店已經做了。醫生詢問,眼鏡店怎樣做的?家長回答:眼鏡店櫥窗上張貼的“醫學驗光”,然后就在驗光機上做的。
當醫生親自帶著這位家長到醫學驗光中心去做檢查的時候,這位家長才傻了眼。原來醫學驗光檢查并非是眼鏡店內張貼的宣傳廣告語,而是一種醫療行為,自己被眼鏡店的宣傳廣告畫給忽悠了。蘭州普瑞眼科專家解釋道:所謂醫學驗光檢查很多市民并不清楚,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一些不法商家借機宣傳,很多市民又很喜歡占小便宜,再加上非專業的驗光師配出的眼鏡,傷害了很多人的視力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其實很多的眼鏡店打出“醫學驗光”的牌子,都是在炒作其概念。
醫學驗光醫師有準入制度,相關人員需考執照方可上崗,因此進入門檻較高,費用也不菲,目前國內真正具備醫學驗光資格的機構并不多。而且隨著國家對醫療行業的加大管理,正規醫院的視光醫生都會每年考核。
真正規范的醫學驗光應該包括檢查雙眼視功能、主導眼、眼位、調節力和散光等幾個方面,必要的還需要醫學散瞳,這些都是醫療行為只能在醫院開展,街邊眼鏡店如果肆意打出這樣的宣傳語,是違規的可以舉報。雙眼視功能必須具備同時知覺、融合力和立體感;而眼睛與手一樣,有人以右手為主,有人以左手為主,配鏡前要檢查主導眼是右眼還是左眼,戴鏡前后的主導眼必須保持一致,主導眼必須看得更清楚等,絕不是像傳統說法“近視眼必須配得淺些,遠視眼必須配得深些”那么簡單。
普通驗光由于缺少很多項目的檢查,很可能會造成所配鏡片度數不準,這對配鏡人特別是青少年的視力影響特別大,可能會造成頭暈、惡心,容易出現視疲勞、視物模糊、近視度數上漲快等癥狀,進而影響工作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