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三年級的語文課文中有一篇文章叫《鑿壁偷光》,文章中說是古時候有個小孩叫匡衡,家中十分窮困,但這個小孩雖然出身貧寒,卻志存高遠,從小就喜歡看書,可是他因為家里窮,白天必須要出去給別人干活來討著生計,晚上呢家里又沒有錢買蠟燭,于是這個匡衡想出一個好主意,便是把鄰居家的墻鑿了一個洞,從而借鄰居的光來看自己的書。故事成為一個勵志讀書的典范。
近視!
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,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%。如此之高的近視率,不得不說中國教育觀念對孩子們的荼毒之深!相比之下,歐美等發達國家青少年近視率僅僅為19%。如此大的懸殊,那么歐美國家是如何做的呢?
在德國,老師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自然視力管理。有的學校從一年級開學就讓學生戴上巫婆眼鏡,體驗近視的感覺,了解造成近視的原因、戴眼鏡對生活造成的不便等。為了提高孩子的視力,德國學校定期進行“望遠”活動,孩子們或在走廊上,或在公園里,或在山上,凝視遠處綠油油的田野,遠望天際起伏的群山,達到養眼目的。
究其根本我們發現,歐美國家近視率低的主要原因除了重視眼健康管理之外,還更重視預防和近視以后的及時干預措施。而相比之下我們國家的家長關心的僅僅是分數,是成績!孩子是否近視?近視之后該不該戴眼鏡這些基本的常識都沒有!而據百度搜索統計,很多家長在孩子近視之后都會百度“孩子近視了怎樣恢復?”
可怕!近視一旦發生,終生不可逆!除非近視度數控制得好,否則孩子在18歲后通過近視手術擺脫眼鏡的機會都沒有!所以廣大的家長,請不要再拿一些所謂的典故去鞭策孩子學習,因為,到頭來只會殘害孩子的視力健康!